一:货运标准化的缺陷:
1.货运标准化基础薄弱。其一,我国货运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在货运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对货运的许多概念、甚至基本概念,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对“货运”的内涵与外延,都缺乏明确的认识。其二,货运标准化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直接影响到我国货运标准化的实施。
2.货运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目前,我国货运系统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货运各环节标准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基础设施方面和装备条件落后,与货运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各种货运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货运设施的效率。其次,货运器具标准不配套,其中以托盘标准的问题最典型。最后,货运包装标准与货运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所以导致了货运无效作业增多,货运成本上升,货运服务质量落后,严重制约了货运效率的提高。
3.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尽管我国已制定了许多相关条例,但在实施过程中货运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如有些企业生产部门库存管理不严,原材料积压严重;运输部门运送不及时,使货运受阻;流通部门仓库管理不善,造成货物残损,损失严重;装卸部门的装卸不当,造成的损失等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较低的表现。
二:货运成本降低的办法:
加快货运企业人才建设。美国为促进货运产业的发展,在高等院校中专门开设货运专业,部分高校还设有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同时,为货运产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性人才。我国应尽快完善教育体系,建立我国货运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货运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货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对货运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素质培训,大力普及和宣传货运知识,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现代知识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货运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货运成本
增加对货运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前企业实际运营能力,给以减免税优惠.减少企业遗留债务负担;在税收政策上,将交通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对货运企业购进运输设备和设施实行进项税额抵扣等,降低货运企业的货运成本;统一管理货运资源,合理布局货运网络,将货运企业纳入网络范围,合理运筹货运过程.
|